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味成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16 22:10:33 点击: 推荐访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供大家参考。

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将应急管理工作与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密切联系起来,科学谋划,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及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一、应急管理体系基本情况 (一)应急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初步建立健全了**县应急管理体制。成立了**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下设县抗旱防汛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突发地质灾害指挥部等33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县应急管理办公室于2012年10月12日经市、县编委批复设立,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政府办公室管理,核定事业编制3名,主任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任,设专职副主任1名。主要职责是承担县应急委员会日常工作,办理和督促落实国家、省、市应急办和县委、县政府的应急决定事项;组织编制、修订县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审核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综合协调全县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演练、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二)应急平台建设正在起步。目前,我县尚未建成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平台建设也尚处于规划起步阶段。目前,主要依托县政府办公室开通的中国移动“农政通”平台、农牧部门“农业信息网”平台,可同时向全县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办公室负责人发送应急信息,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并将县政府值班室与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办公室确定为信息互通联络点,第一时间传达县政府领导的指示安排和工作部署及要求。对省政府配备的2台海事卫星固定电话和2台海事卫星移动电话,在值班室设立应急电话专柜,实行集中存放、规范管理,确保紧急状态下信息联络畅通。


(三)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2012年,县政府应急办组织各部门、各单位重新修订完善了《**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33个县级专项应急预案,现已编制成应急预案汇编。组织指导各乡镇、城关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修订完善了乡镇、部门专项应急预案,以此指导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应急预案体系。

(四)应急队伍规模逐步扩大。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武警、民兵预备役为骨干力量,以抗旱防汛、医疗救护、森林草原防火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乡镇、企事业单位专兼职人员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目前,我县公安系统有应急人员94人,消防系统有应急人员34人,卫生系统有重大疫病应急人员350人,畜牧系统有动物重大疫病应急人员15人,森林防火系统有应急人员252人,安全生产系统有应急人员8人,组建成立防汛抢险应急分队11支共600人,机动专业抢险队伍30人,环境监察人员11人,水、电、油、气等工程抢险救援人员30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应急宣传教育不到位。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证应急预案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在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对开展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培训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有效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广大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安全知识和现场逃生能力。三是广大群众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强,应急救援参与度不高,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应急救助救援工作,努力形成群防群治、互助互援的意识氛围,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的应急自救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技术支撑体系薄弱。县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和部门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平台尚未建立,应急信息发布、传递和沟通联络仍不够快速畅通,覆盖面太小。特别是从基层乡镇到村组社区到居民农户这一级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畅通。专业部门的数字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预测预警能力薄弱 ,通信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应急救援设备以及生物、化学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检验等技术装备不足,动植物疫情监测设备和手段较为落后。

(三)应急预案内容可行性差。县级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已经修订完善,但有些乡镇应急预案编制得还不够全面、不够细不够实,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村组、学校、企业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不够重视,存在应付和侥幸心理,没有制定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演练次数较少。应急实际经验不够丰富,特别是缺少群众参与度高、实战性强、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配合能力不够强,缺乏沟通呼应和密切配合,应急协作能力不高。

(五)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各部门、单位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不明确,发生突发事件时,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工作被动,需政府一级协调安排后才能参加应急处置救援。

三、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一)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加强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各级领导、专门从事应急管理的干部以及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扩大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的覆盖面,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及宣传板报、流动宣传车、 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以普及应急知识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的能力,逐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特别是教育部门要组织学生观看应急防灾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对应急知识和自我救助的理解与运用。水务、气象、国土、交通、安监、地震等有关单位在电视台开办防汛、泥石流、地震等应急知识宣传专栏,向广大群众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拓宽宣教渠道,创新宣教形式,努力推进应急管理进村组社区、进企业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常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使其掌握常见的自救互救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进一步加强应急规划和应急平台建设。加强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全县应急资源,重点加强监测预警系统、信息发布与指挥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应急体系建设水平。完善应急平台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政通”信息平台的管理应用,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扩大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实现应急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通信指挥网络。大力推进政府信息网站及其他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方便人民群众查询,为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也要加快应急平台建设,畅通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应急信息第一时间预警到村到组和每家每户。

(三)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预案编制培训工作,及时交流预案编制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修订、评审、发布、备案等制度,规范预案编制发布程序。做好应急预案的建档、归档工作,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及行政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能源、运输等重点部门,大型会展、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全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四)进一步加强预案演练。要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及时总结演练工作经验和教训,督促有关部门、单位针对存在问题及时修订预案。要从实际出发,组织群众参与度高、实战性强、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各部门、各单位要科学制定演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水务部门要组织开展防洪抢险救灾应急演练,交通部门要组织开展道路交通抢修应急演练,卫生部门要开展应急救治救援演练,教育部门要指导督促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同时,要定期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急演练,着力提高应急预案演练成果推广和应用的成效,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实战能力。

(五)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体系。加强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综合灾害风险数据库,健全灾害风险动态监管机制。坚决整改排查出的每一个风险隐患,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五落实”。加快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全面掌握、科学判断一个地方的防灾减灾能力,把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重点进行强化建设。

本文来自http://www.cspengbo.com/

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就制定的《2020年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情况向县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简要汇报如下:
一、方案的构成情况 (一)制定方案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州委、县委的相关精神,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体制机制,有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增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了县2020年度应急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二)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我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应急管理局局长为副组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业务股室干部为成员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专班领导小组,2020年3月底前成立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实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并实体化运行。

(三)总体要求 一是制定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工作规则,明确各专项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人员组成,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二是坚持“管行业管风险防范、管行业管应急救援”原则,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行业部门专业优势,衔接好“防汛、森林草原防灭火、防震减灾、地质灾害”方面“防、救、治”责任链条,细化各相关部门在风险隐患防范治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的工作职责,并明确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先期应对处置工作。三是制定应急预案总体建设规划,制定、修订完善县总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要完善本组织、本单位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四是制定并落实全民安全教育计划,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是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2020年12月底前对全县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和各类应急队伍的救援处置能力。二是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于2020年12月底前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装备建设和战斗力培养,建成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提升抢险救援能力。三是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于2020年12月底购置先进实用装备配备,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大力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四是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于2020年12月底将航空灭火设施建设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和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应急管理专项规划,并逐年实施,选设2个直升飞机野外起降点,利用现有电站、水库、湖泊等有利条件,在重点林牧区选设2个航空取水点。

(四)工作要求 一是各责任单位要主动承担责任,进一步明确职责,认真制定切实可行工作计划,层层压实责任,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位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人员直接负责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务求工作实效,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对各乡镇、县级部门应急管理能力的督导检查,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提升能力。三是要建立健全责任倒查、责任追究机制,组织力量对工作推进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开展专项督查,及时查漏补缺、增添措施、整改落实、务求实效。县安办、县纪监委、县委县政府目标督查办对工作不落实执行不力造成严重影响极其后果的按相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组建县应急委,下设舆情突发事件、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道路交通安全等18个应急指挥部和15个乡镇和各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全县的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进一步得到加强。二是制定完善了《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等四大体系的预案编制和收集;审查了15个乡镇和林草、环保、卫生等24个部门的专项应急预案。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一季度至少会商1次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发展趋势。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在基层建立健全了隐患排查、监测监控、信息报送、预测预警的机制和体制,做到早报告、早预防、早排除、早化解、早处置,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抢得先机,争取主动。四是组建了消防、民兵预备役、驻军部队、电力、等1支10人为的专业救援队伍和7支639人的非专业救援队伍。利用省、州应急专家资源平台,适时对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开展培训。五是2020年度,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适时组织各类应急演练共128次:其中自然灾害类101次,事故灾难类7次,公共卫生类10次,社会安全类10次。六是通过优联信息平台、党政内网、微信、微博、QQ等发布预警、应急小常识等信息,切实加强信息先行、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做到早报告、早预防、早排除、早化解、早处置。七是建立了全县主干道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电子监控系统;完善山地灾害监测、气象灾害监测、汛期河道流量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物资储备库25处,储备机具、食品、生活用品等应急物资10000余件,确保灾害发生时能“调得出,用得上”。

三、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抓好基层应急管理是各镇、企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我县将根据县上的总体预案,抓紧制定完善镇村两级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基层应急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抓好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坚持“专群结合”原则,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继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消防、武警、医疗、民兵预备役、驻军部队等队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能拉得出,打得赢,形成统一高效、上下联动、协调一致、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

(三)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一是不断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政府系统现有办公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整合抢修等信息接报平台,逐步实现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联动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消防、特警、武警、解放军、预备役民兵的骨干作用,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

(四)建立健全应急保障长效机制。对我县现有专业救援队伍的装备进行补充、完善,重点装备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加大防灾抗灾救灾资金投入力度,规划建设必要的应急处置公共设施和备用系统,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进一步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责任主体,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进行追究。同时进一步建设气象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媒体发布预警信息。

(六)扎实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加强应急预案推研,认真制定演练方案,扎扎实实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确保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临危不乱,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和社会公众全方位得到锻炼和提高。

(七)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做好科普宣教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抗震、减灾、防灾示范社区”、“平安校园”等创建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社区、学校、乡村等基层应急能力。加强和规范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

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为组长,州人大常委会社会委、州应急管理局有关同志为成员的调研组于7月下旬,对全州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现场询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察看了XX等,听取了州人民政府、大理市人民政府的情况汇报,州级发改、水务、林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地震、气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我州于2019年3月设立了大理州应急管理局,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人员编制,按照边组建、边应急、边防范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认真履行应急救援、安全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职责,全州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组建至今年6月,共有效组织应急救援55起,妥善处置了7起较大事故和自然灾害,完成防灾减灾知识“大讲堂”120场次,开展应急演练1011次。2019年全州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2018年下降52.5%、52.8%。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州、县(市)两级成立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减灾委员会三个议事协调机构。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救援相关工作,下设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州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州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全州安全生产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州减灾委员会主要承担全州抗灾救灾和防灾减灾综合协调工作。州级三个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州应急管理局,负责做好日常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巡查考核等工作。

(二)整合资源,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全州共有各类救援队伍314支,基本形成了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2支综合救援队伍为骨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医疗救护等行业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全州有应急救援装备:挖掘机243台、装载机181辆、建筑货运自卸车84辆、压路机36辆、推土机5辆、吊车19辆、平地机4辆、战备桥60吨、货运运输车582辆。另外,大理消防救援支队依托15个执勤消防站,组建有5支地震救援重型搜救队、1支地震救援轻型搜救队,23支地震救援分队,配备有搜救犬16条,地震应急救援消防车59辆,防护类器材4352件套,探测类器材175件套,破拆类器材586件套,救生类器材755件套,警戒类器材554件套,及部分照明、洗消、通信类等器材。

(三)完善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效能。完成了大理州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接入并整合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应急现场等感知数据,实现上下贯通,满足政务值守、应急响应、决策指挥、应急救援需要。目前已接入治安、交通高清视频监控信息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热成像摄像头监控信息、广电网络应急广播系统、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和应急管理 部视频会议系统,初步实现上连下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实现灾情的现场传输、远程会商、分析研判以及救援指令的接收、发出,基本实现了以州应急管理局为中心、州级重点部门和县(市)级应急局为节点,乡镇、街道为支点,直通直联突发事件现场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

(四)防备结合,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州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1个应急总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7个专项预案(地质灾害专项预案、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非煤矿山突发灾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基本覆盖了常规突发事件。机构改革后,针对应急职能的归并调整,以两个办公室(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为主,启动了自然灾害类和安全生产事故类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目前《大理州地震应急预案》已于2020年6月16日印发执行,其余1个总体预案、6个专项预案正在修订中。2019年全州举办应急演练1011次,参演人数79911人。其中,州、县(市)政府部门举办452次,参演人数70563人;企业举办演练559次,参演人数9348人。另外,在大理的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举办4次,参演人数133人。

(五)强化保障,抓实备战备灾能力。全州建成了以省级救灾物资大理储备库为中心,1个州级库、11个县级库为基础,51个乡镇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目前,全州共储备救灾物资(含省储备)帐篷11973顶,棉被58758床,大衣19419件,衣服26542套,折叠床25261张,床上用品14308套,毛毯10110床,彩条布4232件。同时,为降低救灾物资储备成本和丰富救灾物资品种,州减灾备灾中心与4个大型超市签订了救灾物资供应预售合同,与5个物流公司签订了救灾物资应急运输协议,能确保灾后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运往灾区,受灾群众12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六)狠抓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以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推动家庭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为重点,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结合每年的安全生产月,共举办文艺演出11场,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60多版,组织防灾减灾知识“大讲堂”120场次,并“以案示警”开展了电动车火灾警示教育等活动。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应急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是乡(镇)、村(社区)应急管理、安全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无专人负责,灾害信息上报不及时、统计不精确;二是应急管理局与两支消防队伍(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在应急救援调度指挥、应急管理信息上报等,存在职能交错、职事交叉、职责交织等现象。

(二)应急处置体系不够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滞后,职能部门之间协作应急响应机制、应急资源调配、抢险救援力量整合与实际需求有差距。

(三)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与现实需要存在差距,目前除大理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祥云县(矿山救护队)外,其余10个县都没有专业救援队伍;应急管理部门对社会救援力量管理还不到位,尤其是对企业应急救援力量缺乏规划、引导和指导。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认真贯彻党中央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树牢“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理念,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进一步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完善健全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最大程度地预防、化解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尽快完善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应急管理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完善与消防救援、森林消防两支重要救援队伍的协调协作机制,理清应急管理局与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间职能、职责,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一盘棋的应急救援格局。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尽快修订好总预案及地质灾害专项预案、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非煤矿山突发灾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据预案强化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应急管理经费投入,抓好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升应急队伍专业化技能和处置水平,整合现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在应急队伍建设上,可借鉴其他地方依托消防救援建设“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经验,探索全州尤其是县(市)“一专多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五)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针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等重点环节,重点谋划好应急管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服务经营活动中集体创造、逐渐形成并为员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及社会公众对医院的整体认知。它的内涵是指一个医院所独具的组织结构模式、经营管理理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以及全体员工对医院的关爱程度、依赖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近年来,**州妇幼保健院着力构建新形势下的医院文化,初步形成了体系完整、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推动了**州妇幼保健院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医院文化的成因及主要内容 1、医院文化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州妇幼保健院1987年建院初期仅有妇保、儿保两个科室,人员不足20人,资产不到万元,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十余年中数次搬迁影响了保健院的发展。直至2004年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后,保健院才有了较大发展。面对工作停滞、人心涣散、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居全疆倒数第二的紧迫形势,院长郑苏带领一班人在理智分析现状后,积极开展调研,致力培养一支人心思进、积极向上的专业技术队伍,使涣散的单位在较短时间走上正轨。医院大刀阔斧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服务群体面前;在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上内引外联,分期分批派人外出观摩、进修,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医疗技术,为保健院注入活力;在资源利用上,强化门诊和病房的有机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服务能力和科室间的协调;在增强综合服务能力上,购置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乳腺扫描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安装呼叫系统,改善就医环境,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改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开办《孕妇学校》、《新婚学校》、《家长学校》,增设产后访视、无痛分娩、婴儿游泳等新的服务项目,免费为四个街道办事处和三个居委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明显增长。

2、医院文化产生的过程。

新的医院文化是在领导班子对医院文化达成共识后逐渐形成的,并将随着保健院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医院的持续发展需要文化支撑。保健院领导班子认识到,当代医院之间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而医院能不能用文化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是医院长期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构建新形势下的医院文化才能为医院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

保健院领导班子首先对原有的医院文化进行了挖掘提炼,积极吸收原有医院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分患者、中层领导和全体职工三个层面认真地做了综合调查,采取预先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保健院发展的优势、劣势和建议:为更好地适应医疗市场需求,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创建体现专科医院特色的医疗品牌新形象,应该大力构建独具特色的保健院文化,以先进的医院文化来引领员工成长、引领医院发展、提升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医院的发展根基更加牢固。通过反复征询意见、充分讨论,初步形成了以医院精神、医院经营理念、医院宗旨、医院价值观、医院愿景 、医德准则、医疗质量观、服务观、医院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医院文化理论体系。

3、医院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内涵 (1)医院精神——奉献爱心,追求卓越,尊重生命,播撒健康。医院精神是医院整个价值观的内核,它是医院使命、医院宗旨、医院经营管理思想、医院价值观、医院信念、医院伦理等的高度概括。对于妇幼保健行业而言,生命的意义和健康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患者,竭尽全力保障生命的诞生,母亲的安全,将关注健康的理念、保障健康的知识播撒到人们的心田。

(2)医院宗旨——提高保健意识,提升生命质量,保障妇幼健康。医院宗旨是医院所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经营的基本目标。**州妇幼保健院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预防为主,面向群体、面向基层”的妇幼卫生方针,承担**州八县两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教学、科研、培训、技术援助的重任。因此将医院宗旨提炼为提高保健意识,提升生命质量,保障妇幼健康,就是要明确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的,并通过努力提升实现保障的效果,达到社会和服务群体的认同。

(3)医院价值观——以正以信善待员工,以爱以技呵护健康,以诚以善行医乐人。医院的价值需要通过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它是医院精神层面的核心,也是医院文化的核心。表现医院对待职工和服务群体的态度和行为观念,要求医院的管理者以公正的管理和诚信凝聚人心,让职工感受温暖,愿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善待患者,促进医院在和谐中发展。只有带着真诚为患者着想的心,以真诚和诚信的原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居善心,行善德,才能以职业为荣,行医乐人,投身妇幼保健事业。

(4)医疗服务观——为生命完善自我,为健康奉献爱心。保健院的服务对象是妇女儿童,如何让他们获得持久的满意,唯有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提供满意服务,才能体现服务的价值。面对大众对健康的需求,要时时处处表达关爱,将仁爱之心展现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奉献全部爱心。

(5)品牌核心理念——专业领航,爱满妇幼。

(6)品牌形象定位——用爱创造人文环境,让情传递爱心服务,以专提升健康水平。医院文化要表现和塑造的形象,应当是最吸引群体的元素,也是医院特征中最具表现和实际意义的元素。要营造让患者感觉舒适、内心温暖的人文环境,必须要在点滴的服务中让患者感受充满爱的细腻关怀,用真情营造适合妇幼内心感受的专业医院环境和服务形式,将医院的表达与群体共同的期望牵系在一起,才能让医院在形象传播方面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爱是播撒健康的动力,情是传播爱的源泉。把我们以精心铸就的专业技术、专业特色通过真情来服务于广大妇幼,通过爱心向社会播撒健康,让整个社会都感受到妇幼保健院专业的情与爱,最终达到信赖医院的目的。

(7)医院目标——到2009年把医院建成全疆一流的妇幼保健院;医院愿景——打造基本现代化医院,提升妇幼保健水平。共同的愿景就是医院未来的目标、存在的意义,也是医院之根本所在。基本现代化是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先进水平的标志,它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因此它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管理是一个科学的目标管理,它提出了一个时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从而能起到导向、动员、激励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在医院文化推动下取得的辉煌成果 1、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践行医院使命。

医院文化建设一般分为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实体表现形式,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医院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及各类政策,也是保证医院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基本规则,而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精髓部分,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归宿和落脚点。

          医院使命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践行医院使命,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影响,提高医院的认同度、知名度、美誉度,因此保健院以“提升保健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为导向,在医院使命的引领下,通过不遗余力地对八县两市妇幼工作指导、培训,开展一系列卫生公益活动来践行医院使命。多年来,保健院始终把基层业务人员培训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平均每年举办业务培训班6期,派出专家到各县市业务培训3次。2005年以来免费接受各县市人员进修62人,派出12名专家到项目县市帮助开展工作,手把手地带出了一批妇幼骨干,提高了全州妇幼保健人员技术水平。目前**州妇幼卫生各项指标有了明显进步,2004年-2007年,孕产妇死亡率由186/10万降至87/10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34‰降至2007年的31‰,婴儿死亡率由30‰降至27‰,孕产妇保健覆盖率由69%提高到8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58%提高到80.65%;儿童保健覆盖率由43%提高到83.65%。2008年,医院固定资产3768万元,门诊人次12000人次,住院人次4200人次,分娩人次2100人次。

2、开展公益性卫生活动体现医院宗旨。

近年来,保健院始终坚持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利用报刊、电台、讲座、节假日上街宣传和义诊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妇幼保健知识,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组织编印了维、哈、汉各类健康教育手册、宣传单 25种10万多张(册),在**晚报开辟“妇幼保健知识”专栏38期。2005年至今,连续四年在**人民广播电台维语频道开办妇幼保健知识专题讲座,电话咨询达两万人次。今年开展了迎奥运庆“三.八”妇女健康月活动、庆“六一”儿童健康月活动、“关爱农民工健康、共建和谐社会”大型义诊活动、为千名出租车司机和全州劳模送健康活动等等,以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同时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减免贫困就医人员的医疗费用,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为各族妇女儿童减免、补贴各种费用51万元,医务人员为贫困患者捐款捐物累计3万余元。

3、大力加强医院物质文化、制度行为、精神文化建设。

医院物质文化包括承载在医院硬件设施、外部环境、医院标识等的标语、院徽、院歌、宣传语等。保健院的标志,由手捧一朵象征圣洁、平安的荷花组成,荷花中间包含着一组由母子组成的抽象图案,寓意妇女儿童在荷花仙子的保护下,与圣洁同在,健康永恒!由两片绿叶组成的双手捧着荷花,寓意保健院为妇女儿童的健康默默奉献,带给广大妇女儿童美好、平安、健康、快乐。标志整体体现了对妇女儿童的爱与呵护,很好地体现了医院宗旨、特色和服务理念!保健院的标识、宣传图案的主色调以粉、白为主,寓意纯洁,给人温暖、柔和的感觉。医院在墙体和电梯间还悬挂了内容各异的宣传牌,在输液室墙面张贴了卡通画,陈列了连环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情系妇幼,保障健康”的人文关怀,为患者营造了良好就医环境。

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制订了包括行政管理、保健、医疗、护理、设备医技管理、后勤等为主要内容的《保健院工作制度》,编制了包括医院感染组织管理、消毒卫生标准、技术规范、职业暴露防护、抗生素使用条例、医院废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州妇幼保健院综合知识手册》,制定了以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州妇幼保健院职工守则》,规范了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和行为,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实施,理顺了工作关系,执行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定期召开院委会、中层领导会、全院职工大会,共享信息制度和规范,促进组织凝聚力,使医院各项工作进展有序、规范化、程序化,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医院工作的高效运行! 医院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州妇幼保健院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实行岗位培训,重点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每年至少投入10万元作为人才培训经费,建立了立体多层面的培训体系。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把创建文明单位、模范职工之家、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融入精神文化建设中去,以持续性的创建活动为契机,实施品牌形象工程,培育保健院行为文化与形象文化。积极倡导“精益求精、全员参与、争做贡献”理念,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谱写新时代的妇幼人之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展示广大职工的风采。大力倡导保健院精神,唱响院歌,积极践行服务准则、礼仪规范,尊重病人权益,简化医疗流程,深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亮点,树人性化服务品牌。开通了**州妇幼保健网站,传播妇幼保健知识,关注保健院发展,传播保健院文化。定期开展“医患互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医患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了保健院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的显性作用开始凸显。如今,保健院已发展成为占地30亩,有240名员工,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服务项目全面,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国家二级医疗保健机构,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自治区“青年文明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州直“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构建医院文化的体会 卫生文化是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着卫生行业的整体精神风貌、人员素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团队精神等。**州妇幼保健院在构建新形势下的医院文化过程中,既汲取了卫生文化的有益成分,又凸显了妇幼保健特色,在构建医院文化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1、找准发展方向。

作为自治州级妇幼保健机构,不但要做好个体患者的医疗保健服务,更要做好全州基层妇幼保健院(站)的业务指导工作。通过提升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因此保健院提出了“提升保健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使命,确定了为全州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发展方向。

 2、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医院文化。

一个品牌的建设只有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才能经久不衰,而医院文化建设需要科学的发展观去指导。它不是短时期、突击一下就能建设好的,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并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既不能任其滋长,也不能自生自灭,而是需要引导,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策划。**州妇幼保健院在五年发展规划里明确提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保健院”的目标,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3、以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医院文化。

一是院领导高度重视,团结一心共谋发展;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医院和员工行为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职工的个人生涯与医院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四是加强正面宣传,把具有医院特色的标识、院徽、院歌以及口号,通过媒体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便于社会和患者认知和选择。

  4、把“让员工满意”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前提。

在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要使病人(外部)满意,首先要以员工(内部)满意作为基础和条件。员工的满意是关系到医院文化的形成、发展,同时也是医院文化受到重视和实施的前提,为此保健院提出了“善待患者,厚爱员工”的医德准则,在严格实施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入了更多人性化的元素,譬如对职工子女实行“成才奖励计划”、给过生日职工送蛋糕等。

5、以发展带动文化,以文化促进发展。

近年来,医院大力加强医院硬件建设(包括医疗设备、医院环境、房屋等)和软件建设(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流程、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医疗质量等),通过医院的物质发展来为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医院的发展层次,不断开拓发展空间,最终形成以发展带动文化、以文化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州妇幼保健院在医院文化建设上通过理智分析,找准定位,合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形成了既有权威指导性和良好操作性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果,从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的投入及所获荣誉的数量,到医院整体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文化氛围、价值取向、精神风貌都有了质的变化,较好地实现了“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医院文化建设对推动整个医院发展的显性作用凸显无疑。正如郑苏院长在谈到医院文化建设时说的那样:“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渐进、发展的过程,期间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反复和曲折,所以抓医院文化建设当有长期坚持的恒心、掌控大局的意识、审时度势的智慧、乘势而上的魄力、依势而变的谋略、遇阻不妥的意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医院文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们会矢志不**地坚持下去,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妇幼保健文化,树立一流的卫生服务品牌!”

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学习型现代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初探
摘 要:现代项目管理团队的管理模式必须是建立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团队,把学习与工作一样要求、一样对待,把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团队成员的素质和技能。将项目管理队伍打造成学习型的项目管理团队则是现代项目成功最根本的保证。就如何构建学习型的项目管理团队进行探讨。
关键词:构建 学习工作化 工作学习化 项目管理 团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强调项目管理要贯彻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要求,项目管理从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到项目的完成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项目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有一支过硬的管理团队,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开展团队建设,并能有效地服务于项目,我认为只有在已成立的团队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全力将项目管理队伍打造成学习型项目管理团队,这才是项目成功最根本的保证。


1.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学习交流平台
1.1统一思想,更新观念。项目成员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专业的各类人员,团队建设要统一的思想、树立共同的信念,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统一思想共识是推动项目管理团队前进的动力,在学习型项目管理中团队中,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持续互相学习的过程,
1.2 建立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学习型项目管理团队建设需要建立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丰富的沟通渠道。保障和促进团队学习、信息共享、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实现。通过这个信息网络使得项目管理团队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商以及一些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得到畅通,通过这个平台共享信息。这样,团队部员工之间的知识获取、共享及交流,就不仅是局限于内部,而是和团队外部紧密相联,这种开放式的良好沟通渠道会极大地加强项目管理团队面对复杂而动荡的外部环境快速应变的能力。打造学习型的项目管理团队就要系统地促进团队学习,通过制度化的结构或程序安排来促进团队学习。团队获取、分享和利用知识过程采取的形式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过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就是把工作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过程,学习也是工作,把学习与工作一样要求、一样对待,把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团队成员的素质和技能。
2.做好项目管理团队规划,建设具有项目特色的学习团队
2.1建立目标明确的项目团队。团队目标是建立在明晰的项目目标基础上,必须在项目规划中,清晰地列出项目总体目标以及项目工作范围、工作分解结构、质量标准、预算要求以及进度计划等,重要的是制订项目分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目标的因素,将项目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从而激发团队成员对项目的极大支持。
2.2工作流程必须清晰。项目经理应该规划好一个流程组,包括项目的实施流程,如网络图等,而且应包括成员间的沟通、汇报流程,问题发现与解决的流程,召开会议的流程等等,在各个流程中,项目经理应设法穿插团队建设方面的环节和节点,使团队建设在不知不觉中融人到项目的工作流程中。
2.3明确团队成员的角色。一个完整的团队是由众多的角色构成的,包括实干者、协调者、推进者、创新者、信息者、监督者、凝聚者、完美者以及技术专家。在团队九个角色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优势和特点,团队的意义在于通过角色互补来协同工作,团队的价值在于通过组合而达到完美,每个角色擅长不同的领域。项目经理要学会把把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放在正确的岗位上。在打造学习型项目团队的过程中,对于项目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经理要扮演更多的角色,包括协调者、问题解决者、资源提供者、问题处理的指导者、辅助计划实施者以及肯定者。项目经理在团队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还要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即在团队成立期,团队领导方式应该是命令指挥式;在团队动荡期,团队领导方式应该是教练式;在团队稳定期,团队领导方式应该是支持式;在团队高产期,团队领导方式应该是授权式。
3.建立学习型团队要不断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素质
3.1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爆炸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使得人类知识总量空前增长,也使知识的老化周期越来越短,如果不能不断更新的知识,个人价值就会不断下降。只有通过培训学习,建立学习型团队,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知识的要求,教育培训必须和项目的目标联系起来、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培训成绩作为工作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教育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不仅局限于讲座、现场指导等,在职学习、参观考察、出国学习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如采用电子邮件、在线帮助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视像设备开展培训,逐步形成以团队学习、脱产培训、专题讲座、在职自学、参观考察等多层次、多类别、多途径的教育培训体系。
3.2 培育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团队中的灵魂,是成功团队的特质。团队精神是指团队 的成员为了实现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团队精神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团队的凝聚力、团队合作的意识、团队士气的高昂。团队精神的培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①培育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观,提倡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②加强项目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建设;③激发团队成员的参与热情,培养成员的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④开辟团队成员共同生活、学习的领域,确立团队成员的主人翁地位,营造“家庭”氛围;⑤唤起团队成员的危机和忧患意思;⑥保持团队成员之间的经常性沟通。


3.3 营造崇尚学习和协作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是团队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通过文化建设,规范、高效地建设经营项目,降低建设中的各种费用;协作发展员工,通过项目本身成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是:追求创新,强调合作与交流,充分协作;资源的充分流动;敢于承担风险,对失败的宽容;以成绩为判断的最高原则。这些核心价值观念同样适合我们项目管理团队,打造学习型的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把这些核价值观念和先进学习理念融人团队文化,把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渗透到项目管中。
3.4学习型的项目管理团队离不开激励系统的建立。只有项目团队成员愿意在该项目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会有较好的团队学习和协作。因此,一个完善的激励系统的建立,对项目团队成员学习、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团队协作的加强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共同愿景是最为有效的内在激励。团队的共同愿景整合了项目团队每位成员的目标,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当一个项目团队有了共同愿景时,能够极大地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队建设往往会变得非常的成功。除此之外,利用薪酬和绩效考核、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激励方式目的各个环节当中,使更多的人而不是较少的人都有机会参与项目的决策过程。一旦这种崇尚学习和协作的团队文化深人到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日常行动中,将发挥巨大的效用。
必须结合项目的实际,应用先进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团队管理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理论,制定出系统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制度,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目标。  

推荐内容

味成文秘网 www.weichengcloud.cn

Copyright © 2000-2024 . 味成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味成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20011519号-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