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味成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关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关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4-12 13:25:02 点击: 推荐访问: 二三 融合 融合发展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关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关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日,组织农牧业、经信、科技、商务等部门对全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和下一步发展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情况

1、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推动全旗粮经饲协调发展。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134.78万亩,比上年减少4.64万亩。其中:粮食面积75.44万亩。主要农作物小麦播种32.60万亩,比上年减少0.16万亩;
玉米播种41.90万亩,比上年减少5.5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53.88万亩,比上年增加1.42万亩,其中:油料面积47.34万亩,比上年增加10.78万亩。优质牧草面积5.37万亩,比上年减少0.07万亩。药材类0.18万亩,果树类0.20万亩。总体上玉米种植面积明显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加,特别是果树和药材呈显著增长态势。

2.落实“稳羊增牛扩猪禽”,大力推进“粮改饲”,形成以养带种、为牧而农、农牧结合的种养结构情况: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情况。按照全市提出的“稳定发展肉羊产业、积极发展奶牛和肉牛、支持发展绒山羊和猪禽、适度发展特色养殖”的多元化发展思路,稳步推进畜牧业生产。截止目前,全旗大小牲畜饲养量306.3万头(只),牲畜存栏265.6万头(只)同比增长1.6%;
其中羊饲养量304.5万只,羊存栏261.4万只,同比下降0.4%,能繁母羊存栏133.9万只,出栏肉羊43.2万只;
生猪存栏2.11万头,同比增长9.3%;
大畜存栏1.76万头,同比增长31.7%,总体上小畜稳定发展,大畜明显增加。

二、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牧业发展情况

1.强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人才支撑。为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牧民种养殖技能水平,第一季度开展了2期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班,对172余名学员进行集中培训。3月15日-17日,组织102名学员赴呼和浩特市农业博览会、伊利集团、包头市南星农业现代园和农科院包头市农牧业局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观摩教学。聘请了市农牧业局专家组对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开展科技培训,现场采取面对面解答问题,参训学员500余名,发放了科普资料1500余份。4月份举办全旗农村牧区村嘎查级财务管理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班,培训对象为苏木镇和嘎查村两级集体经济财务人员,共计参培95人。6月份又派50名农技推广体系科技骨干赴清华大学学习

2、加强农牧业科技推广技术。在使用种植新技术方面有: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完成2.01万亩;玉米一穴双株绿色增产栽培技术完成1.2万亩;春小麦两改三防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完成3.1万亩;玉米三优两增全程社会化高效栽培技术完成17.4万亩;地膜玉米后茬免耕种植向日葵栽培技术完成1.1万亩;向日葵“6推1防”综合配套技术完成5.3万亩;小麦套种晚播向日葵栽培技术完成0.49万亩;向日葵套种葫芦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完成0.4万亩;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完成10.1万亩;盐碱地“改排提增” 综合改良技术完成0.53万亩;控肥增效技术完成23万亩;春小麦麦后复种小秋作物栽培技术已落实0.52万亩。完成全旗盐碱地摸底调查工作,全旗共有盐碱地66.3亩,其中轻度盐碱地38.3亩,中度盐碱地20亩,重度盐碱地8亩,全部标注在了乌拉特中旗行政区划图上。在原有花生、甜瓜特色园区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扩大种植规模,在丰富特色农业品种上,今年又种植黑枸杞1500多亩,油用牡丹320亩,板蓝根260亩,甜叶菊500多亩,牛夕、黄芪、树莓、桑葚等660亩。在德岭山镇四义堂村,建成以河套大学和内蒙古环农腐植酸研究员为技术依托的“百品园”。园区核心区面积为170亩,主要示范种植了各类杂粮杂豆和油料作物等20多个品种(豆类作物30亩:蚕豆、绿豆、豌豆、黑豆、豇豆;
油料作物40亩:胡麻、大麻、油葵、花生、油菜;
杂粮作物30亩:糜子、黍子、谷子、甜玉米、白高粱、荞麦;
经济观赏林木:油用牡丹等),实现多元化有效供给。

3、实施种子工程建设。种植业方面:重点做好专用小麦、青贮玉米、杂交向日葵、加工型蔬菜的新品种选育工作,并研究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综合栽培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支持种业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支持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畜牧业方面:加强巴美肉羊、白绒山羊等良繁体系建设,加大优质种公羊的引进、扩繁和推广利用,特别是开展巴美肉羊高繁多胎新品系选育工作,扩大优质基础母畜的繁育速度。要下大力气把优质肉羊二、三元经济杂交作为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来抓。积极扶持肉牛产业和马、骆驼、驴业发展,强化大畜种业繁育基地建设。

4、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一是不断增强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我旗现代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旗、苏木镇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加快涉农涉牧适用人才引进。积极探索和倡导科技有偿服务,提高专业化、社会化科技服务水平。依托科研院所组建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科研院所为主导,带动农牧业龙头企业及推广单位,不断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建设。二是全面提升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处理、残膜回收等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方面实现新突破。三是加快发展农牧业信息化。依托农业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立健全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充分发挥现有《农牧业信息网》、《农牧百科》、“巴彦淖尔农牧微信平台”和“12316”农牧业热线咨询服务作用,及时把农畜产品和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农牧业实用技术传送到千家万户。四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积极引导投身现代农牧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牧民、农技推广人员、农牧区广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牧民队伍,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牧民。鼓励农牧民和职业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实施现代青年农场牧场主计划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三、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情况

一是近几年通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保生态修复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项目的实施,水土流失区林草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3%提高到治理后的4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严格控制实行“三控”。控肥:2016年有机肥施用量为41万吨,化肥施用量为6.8万吨,较上年减少0.4万吨,每亩施用量为48.8公斤/亩,较上年亩用量减少了3.1公斤/亩。

三是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井灌区推进小型农田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在全旗推广已滴灌为主的田间节水技术,合理布局灌溉饲草料地,集中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017年实施高效节水工程5项,投资为0.84亿元,发展节水面积共7.50万亩。目前已开工建设4项:2016年度节水增效(追加投资)工程、2017年度节水增效项目(一)、2017年度节水增效项目(二)、2016年千亿斤粮食生产建设项目管道、更新井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井房的施工。2017年小型农田水利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已完成招标,近期完工。

四是近年来我旗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共24个,建设规模33.98万亩,投入资金3.48亿,新增耕地2.49万亩。待实施项目16个,建设规模23万亩,投入资金2.3亿,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2.44万亩。

四、发展新产业业态,拓展农牧业产业链价值链情况

1、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用龙头企业引领全产业链。强化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集群。培育壮大本旗农产品电商企业,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新型业态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2、创新利益联结。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施合同、订单农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引导合同订单向规范化、稳定化方向发展,提高合同履约率。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农企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和营销的增值收益,实现农企双赢。2017年目标:全旗农畜产品加工总产值9.65亿元;
种养基地直接为龙头企业提供的产品占全旗农畜产品总量的48%以上;
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
农牧民来自产业化收入达到5700元。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比例由25%提高到40%。2、2020年预期目标:全旗农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过11.82亿元;
种养基地直接为龙头企业提供的产品占全旗农畜产品总量的60%以上;
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
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的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的比例由40%提高到55%。

3、推动三产融合。抢抓国家支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利契机,鼓励扶持农民创业,打破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的创业格局,重点向营销流通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业、乡村休闲旅游餐饮业等服务业领域拓展,推动农民由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重点培育我旗周边产业示范户和示范群,积极促进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

4、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形成现代农牧业产业化核心

多种途径创办龙头企业。抓住资本流动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西部迁移的机遇,积极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特别是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投资和落户我旗,提高我旗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城乡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有实力的农牧民投资兴办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群体规模发展的格局。继续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按照“扶优、扶强、扶大、淘劣”的原则,对现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改、资产重组,兼并、租赁经营等形式增强实力,开展市场领先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真正把这些企业培育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

5、抓好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搭建融合发展新载体。

我旗完成高产创建项目3个。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核心攻关田115亩,千亩展示田2195亩,其中种植有机小麦590亩,辐射带动周边8217亩;
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落实了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12个,总建设面积126354亩,其中核心攻关田1496亩,千亩展示田16434亩,辐射带动108424亩;
向日葵高产创建示范片:落实了向日葵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总面积为7283亩,其中百亩核心田108亩,千亩展示田1392亩,辐射带动田5783亩。

五、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程缓慢的原因和对策

在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因农牧业发展基础薄弱,融合主体带动能力总体较弱,新型业态发展面临一些特殊困难,产业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尽管采取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和措施,但推进依然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牧业种养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融合程度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二是新型农牧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有带动能力的经营主体仅有蒙羊牧业、草原恒通、高塔梁有机食品公司又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

三是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目前产业融合大多采取订单式农牧业、流转承包农牧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牧民利益与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

四是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由于农牧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盈利低,许多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村牧区扩散渗透进程缓慢,同时还由于农牧民的技能素质低,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涉农涉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公共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试点示范,探索路径,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其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支撑。

一是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用我旗作为全市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契机,将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向重点苏木镇、产业园区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区域。

二是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以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牧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生态农牧场场。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三是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发展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农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进其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支持农村牧区特色加工业发展。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加快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进行农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健全农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

四是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牧家乐,山旱区油菜观光,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加强农村牧区传统文化保护。

五是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

味成文秘网 www.weichengcloud.cn

Copyright © 2000-2024 . 味成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味成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20011519号-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