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味成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集合5篇

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集合5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5:05:04 点击: 推荐访问: 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法制教育个人心得体会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和权力等等为考量。知识的概念是哲学认识论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有一个经典的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5篇

第1篇: 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

人身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

课题一 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

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 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 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 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 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 安全使用煤气

(1)、 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 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 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 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 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 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 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 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 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 交通安全

1、 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 、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 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 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四、 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 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 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五、 小结: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课题二 用火安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火灾事件介绍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 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方法: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家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

1、 分清灭火器上的标识

2、 了解灭火器分类清水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 、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区分火灾类别,牢记灭火方法

I、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I I 、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 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I I I、根据不同火灾特征选择不同灭火工具。

(四)安全用火 1、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

2、发生火灾的原因

1.1厨房用火不慎

2.2生活、照明用火不慎

3.3吸烟不慎

4.4小孩玩火

5.5人为纵火

3、提高安全用火意识(燃放烟花、郊外野炊、实验室用火、在学生中开展禁烟活动、)

(五)灾害面前不旁观、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题三 防火自救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 汇报家庭火灾隐患调查结果强化安全意识。

(二)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 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 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

a) 制作逃生路线图

b) 制作逃生路标

(五)深入学习火场逃生十三诀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六)组织学生研究探讨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

第2篇: 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

禁毒知识法制教育教案

班级:四年级(1)班 教师:向 萍 时间:2016、11、7

教学目的:

1、认识毒品的种类。

2、知道毒品的危害。

3、了解毒品的传播途径,增强防毒意识。

4、积极参与禁毒活动,共创平安社会。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毒品知识的书籍,毒品危害的照片、影片、资料等。

教学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习,学习后集中组织测试。

教学过程:

一、播放毒品危害的影片,让学生感知毒品的危害,从而产生想了解毒品的欲望。

二、介绍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海洛因最早是1874年英国人工合成的。冰毒最早是由日本人工合成的。在二次大战时,日本侵略者给士兵服用冰毒,用以提高战斗力。我国海洛因的主要来源地是金三角。

冰毒在人体同内的作用快而强,用药后精神兴奋,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易形成强烈的依赖性。

兴奋剂是加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常见的有苯丙胺类(冰毒)、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A(摇头丸)、可卡因、咖啡因。

“摇头丸”意为会摇头的药丸,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精神依赖性。用药后常会过度活动、情感冲动、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

根据《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的范围共7类118种,属于 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共2类119种。

三、介绍什么是新型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等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

常见的新型毒品有冰毒、摇头丸、K粉、咖啡因、麦角乙二胺(LSD)。此外还有安钠咖、氟硝安定、安眠酮、“忽悠悠”、三唑仑、丁丙诺咖、苯环利定、r—羟丁酸、止咳水、迷幻蘑菇、地西泮、有机溶济和鼻吸剂等。由于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精神药物的范围和种类也将不断增多。

四、介绍毒品原植物。

毒品原植物是指可用做生产、制造毒品原料的植物。如罂粟、大麻、古柯。鸦片、吗啡、海洛因都来自罂粟的未成熟的浆液,只是由于加工方式不同,后者比前者的纯度更高,毒性更大。

五、毒品的分类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致幻剂。

六、毒品的特征

1、成瘾性。一旦沾染上毒品,很容易成瘾,而且戒断毒瘾十分困难。

2、违法性。贩卖和吸食毒品都是违法的。

3、危害性。毒品害人,毁家、祸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七、总结全课

八、作业

写一篇学习心得

第3篇: 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

初中法制教育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道上学;集会;课间操;上课;课间;值日;放学路队的具体要求。

2、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

【教学重点】

知道早读、集会、课间操、上课、课间、值日、放学路队的具体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课件展示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情景。问:我们在学校里应怎样做才能有序地实行学习、活动呢?由此引出课题。

二、学习过程

1、 请每个小组各选两个主题实行讨论——我们该如何做?(供选

择的主题:早读;集会;课间操;上课;课间;值日;放学路队)

2、请每个小组实行汇报,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一评、议一议。

3、出示学校对早读;集会;课间操;上课;课间;值日;放学路

队的具体要求,学生实行学习。

上学:(1)按时上学;(2)穿校服(运动服)回校;(3)衣服要干净、整齐,不破烂,(4)短衫要束在裤子里,上衣纽扣要扣好(或拉上链);(5)佩戴红领巾要端正美观(红领巾要戴在衣领里),六、七月可戴队徽(队徽要戴在左胸));(6)主动向老师、同学热情问好;(7)星期一穿白鞋; (8)不穿没袖的衣服、拖鞋;(9)不染发,不涂指甲,不戴首饰。

课间:(!)不吵闹,不追逐,听从值日生的劝导,展开有益活动。

(2)说话控制音量,走路放轻脚步,上落楼梯靠右行走。(3)讲卫生,不乱丢乱吐乱画。(4)爱护公物,爱护绿化。(5)文明有礼,使用礼貌用语,乐于助人。(6)玩耍时,见到来客、老师要停止游戏,行队礼,热情问好,并侧身让路。

早读:(1)积极参与各项学习。(2)精神集中,姿态端正。(3)自治自理水平强。(4)按时完成、缴交各科作业。

集会:(1)立得直,坐得正,手放在大腿上。(2)保持安静,适度鼓掌。(3)热情参与活动。(4)离场时,凳子拿在左手上。

课间操:(1)集队要快、静、齐,行进中要保持安静。(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3)动作准确有力。

上课:(1)预备铃响,学习用品摆放整齐。(2)端坐静听多思、动口动脑动手。(3)“三个一”保视力,端正坐姿、写姿、读姿、握笔姿,养成良好习惯。

值日:坚持每天“二扫”:晨扫、午扫;每周一中扫;每月一大扫。保持窗户明亮,地面无纸屑,桌椅纵横对齐。

放学路队:排归程队放学,队伍整齐。不随意在学校内、外逗留。按时回家,注意交通安全。

4、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学校学习、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实行

辨析。

三、教师总结。

第4篇: 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

法制教育课: 刑法(一):范罪的构成

教学目标

1.知道犯罪的构成和什么叫犯罪;

2.知道犯罪的两种形式;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犯罪的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两种犯罪形式中的第二种形式:不作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安静的课堂、井然有序的校园,由什么作为保证呢?

2.校门口接送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在校门口的两侧的什么位置?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等学生?又是由什么作为保证呢?

3.我校门口的马路上,有横过马路的斑马线,学生为什么要走他呢?

过渡:学校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学校的井然的秩序;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法律的作用这么大,我们要多学习一些法律,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很好的遵守法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宪法中的刑法。

二、学习:刑法

(一)、犯罪的构成

指行为人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一个行为构成犯罪,必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犯罪客体

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犯罪的客观方面

指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

犯罪行为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1)作为:用积极行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2)不作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具有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而有意识的不实施该种行为,从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例如:

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刑法的命令性规范,即当为而不为。比如,负有扶养义务的行为人对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而情节恶劣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不作为。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刑法中的由不作为的行为形式实现的犯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遗弃罪等;一种是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不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故意杀人罪、决水罪等。

3.犯罪主体

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是主体:

(1)必须是实施犯罪的人。(自然人或法人,但主要是自然人)

(2)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年龄规定:a.未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只对杀人、放火、重大抢劫、惯偷、投毒等严重犯罪行为负责。

c.已满16周岁,对一切犯罪行为均负刑事责任

d.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3)行为人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a.精神病人

b.又聋又哑的人:应负但应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

c.醉酒的人:应负刑事责任

4.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所引起的结果的心理状态。通常指两种:一种是故意;一种是过失。

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构成的犯罪。

希望发生叫直接故意;

放任发生叫间接故意。

例如:

直接故意犯罪,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如某甲想杀死某乙,用刀刺向某乙的心口,某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导致某乙死亡,但某甲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某甲的这种行为就是直接故意杀人罪。

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行为发生。如某甲欲毒杀其妻某乙,在其饭碗中投毒,某甲明知其妻在吃饭时可能会喂孩子吃饭而毒死孩子,但某甲毒杀其妻心切,放任可能毒死其孩子的结果发生。对于某乙,某甲是直接故意犯罪,而对于孩子,某甲则是间接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是故意犯罪,都将受到刑法的严厉处罚。

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轻信的过失。

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认定为犯罪。

例如:

所谓过失的共同实行犯,是指二人以上的过失实行行为共同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况。比如甲乙二人共同从楼顶将物体推下,疏忽而致路人被砸死。甲乙二人高楼推物之行为,皆出于疏忽大意的共同过失,且造成了路人的死亡。这就属于过失的共同实行犯之情况。

意外事件:

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而是由不可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刑法上称是意外事件。

三、讨论交流

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对照学过的条文进行分析。

四、总结:

1.你学道了什么?

2.今后怎么做?

法制安全教育教案 《一支香烟》

一支香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小小一支香烟的危害性,养成不吸烟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知道小学生吸烟也是违法行为,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敢于向吸烟行为提出抗议。

3、让学生了解一些《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和小学生吸烟违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出示一支烟)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板书:一支香烟)你喜欢这个东西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见解)那么一支香烟对我们人体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许多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更是充满着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题吧。

一、认识香烟的危害

过渡:某小学的蒋杰伟同学带着这个疑问曾经做了一个试验。让我们一起听他怎么说:(放作文录音)

1、听录音

2、问:是呀,到底谁才是害死这些小虾的真正凶手呢?大家猜猜看。

3、学生竞猜。

师:还是请杰伟同学给我们揭示真相吧。

4、接着听录音

师:听了这段录音,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5、学生谈感想

师:是呀,一个个鲜活的小虾就这样被尼古丁悄无声息地夺去了生命。可见,香烟真的是害人不浅。接下来再请大家看两则消息。

6、屏幕出示两则消息。学生自己轻声读。使学生认清香烟的其他危害

二、知法懂法

师:我想大家现在已经对香烟的危害有了一定的认识。吸烟不仅害己而且害人,更加危害社会。吸烟真的是慢性自杀。但是,让人痛的是,现在吸烟的人越来越多,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所有的吸烟人群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8、93%,18-40岁占58、04%,41-60岁占30、36% ,60岁以上者占2、68% 。而且,现在已经更加低龄化。这不,李哲小朋友就因为沿这个祸害,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请听一则真实的故事。(见《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42页:小学生吸烟、喝酒毒害身体还违法。)

放故事录音。

2、师:故事听到这儿,我想问一下:谁知道这则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是什么法吗?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无烟日又是哪一天呢?

学生自由答。

3、师:对,就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第二十七条就明确规定了: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 、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除此之外,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十五条也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屏幕出示条例)

学生快速阅读并牢记屏幕上的两个法律条文和4月7日这个日子吧。

师:其实《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十条也有明确的规定。咱们一起背一背吧:(同学背诵)阅读和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不仅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远离毒品。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三、知法用法

师: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更加说明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呢?又有哪些人在侵犯着我们的合法权益呢?让我们一起立刻展开大搜捕行动。

1、小组交流,搜寻身边哪些人有吸烟行为,填入表格。并归纳一下哪些人使我们要防范的重点对象。

吸烟者 时间 地点 每天吸烟数量

2、小组汇报

3、师:既然已经确定了防范对象,我们就应该实施防范措施了。也许有同学会说,这些人中好多都是我们尊敬的长辈,怎么办才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呢?是的,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够强行指责他们,应该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现在就让我们也像小一休那样静下心来想想办法吧,相信办法一定会有的。

大显身手:小组讨论针对不同的吸烟群和吸烟对象采取禁烟措施。填表格:

吸烟者 实施禁烟奇思妙想

长辈

老师

客人

同学

4、集思广益百宝箱

各组汇报,看谁的办法更奇妙。评选“智多星”。

5、师:真是人多力量大,接下来让咱们一起看看外国有哪些好方法。

(屏幕出示英国的做法)

6、师:其实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平时要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敢于站出来和吸烟者理论,共同维护我们的权益保护好我们的身体。那遇到下面的情况你又会如何处理呢?

(1)看到小商贩、小杂点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时,我会

(2)好朋友求我办事,递给我烟时,我会

(3)看到地上有未熄灭的烟头时,我会

学生自由回答,看谁的正义感强且做事冷静考虑周全,颁发勇士奖章和智谋奖章。师生掌声鼓励。

四、课堂小结

1、谈自己学习、思想收获;讲新发现(发现谁进步了);树榜样(我要向谁学习某优点)

2、师:今天,听了刚才大家的汇报,我觉得大家又进步了很多,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真的长大了。同时,我也很受感动,有了你们这些聪明懂事的好孩子,我们做父母、做教师的感觉很自豪。2008年奥运会就要到了,我们中国、我们首都北京将以最优美的姿态展现在世界人民的眼前,我相信,有了你们这些小天使的关注,首都北京的天空会更加湛蓝,空气会更加清新,奥运会会开的更加成功!就让我们携手并肩,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捻灭一支香烟做起吧!

禁烟行动师生共同签字保证:看到吸烟要管、看到烟头要捻、看到烟屁要捡。

师、最后让我们共同唱起一支歌:《祝你平安》。把平安送给你、送给我、送给他、送给更多的人。

五、作业:创作禁止吸烟的警示语,制作警示牌。每天做个小小监督员,并展开小组间竞争,看谁捡起的烟头最多,成功规劝戒烟的人最多。每周一汇报。

板书设计: 一支香烟图

四月七日无烟日

《未成年人保护法》(27)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5)

《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

管 捻 捡

附件:1、作文:香烟的危害(蒋杰伟)

一天,我看一本小学生常识的书,我看见了有一题叫做名字叫香烟的危害。我心想:爸爸也抽烟,我就看看香烟到底有什么危害吧!

我按照书上说的,找来三个瓶子,里面装满了水,然后再找来三只小虾,我又拿来爸爸平时抽的一根香烟,第一个瓶子里不倒,在第二个瓶子里倒上一点儿香烟,而在第三个瓶子里倒上许多的香烟,然后用木棍在这三个瓶子里搅拌。过了一会儿,第一个瓶子里的水还是很清,而第二个瓶子里的水竟然变成了淡黄色,第三个瓶子里的水竟变成了土黄色。然后,我把小虾分别放进了这三个瓶子里。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小虾。时间一秒一秒慢慢地过去了,小虾仍然快乐地游着。

嘀嗒,嘀嗒,时间一秒一秒地飞快地过去了,我屏住了呼吸,清清楚楚地看见了可怕的变化,第一个瓶子里的小虾仍安然无恙;第二个瓶子里的小虾弯腰曲背,拼命地挣扎着;而 第三个瓶子里的小虾后肢僵直了,只有前肢还在有气无力地划动着。

嘀嗒,嘀嗒,小虾们最痛苦的时刻来临了!凶恶的死神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去了这两个小家伙的生命!这么短暂的时间里,两只活泼可爱的小虾就一动不动了,变成了死灰色的小僵尸!

我心想:是谁害死了这些小虾?

我翻开书一看,原来是香烟里的尼古丁!尼古丁是很强的毒性物质,它损害着人类的健康,引发可怕的肺癌、胃癌、食道癌、和各种疾病!

我们应当向吸烟人们敲起了生命的警钟啊!

2、两则消息:

(1)据意大利《控制烟草》杂志最新一期报道:意大利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吸烟冒出的烟雾造成的污染可能超过某些汽车发动机尾气造成的污染。该科学家在意大利南部基亚文纳进行的试验中,科学家对一个容积60立方米的车库(车库大门敞开)中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数量进行了40分钟测量。然后把大门关上,让一辆使用环保型柴油的福特汽车点火30分钟,再对车库中空气污染情况进行测量。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量3支特制加长香烟持续燃烧30分钟引起的污染。测量结果表明,尽管这个60立方米的车库有一个普通排风扇,但是3支香烟释放的烟雾的污染指数比柴油燃烧的污染指数要高出10倍。科学家说,在房间里吸烟造成的污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不吸烟者感到呼吸器官不适。

(2)香烟燃烧时释放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对人体危害极大。 放射性物质:香烟致癌的主要物质。主要是放射性钋,其α射线能量大,电离能力强, 能轻易摧毁活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杀死细胞或将其转化为癌细胞。 一氧化碳:其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不易分解,大大降低了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 使人体缺氧,可造成头晕、恶心、无力等症状,并可影响心血管功能。 焦油:香烟引起肺部疾患的主要物质,可以引起多种慢性肺部疾病,并可诱发肺癌。 尼古丁(烟碱):毒性极大,同时会使中枢神经产生依赖性适应,是使人们对香烟上瘾 的主要原因。一旦产生依赖,戒断时会产生头痛、失眠、烦闷、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 ,但与癌症没有直接关系。 苯并芘:对人体有强烈毒性,可引起多种中毒性病变,与某些癌症有关。

课题名称: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毒品知识和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小资料,使学生能够对毒品有更深的了解,知道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很大的危害性的,它可以夺去人的生命;可以毁害许多的家庭;可以使整个民族衰弱,知道吸毒等于自我毁灭,懂得珍惜生命。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毒品知识和毒品危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知识搜集与整理的能力。通过讨论毒品的危害性以及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是非分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使学生懂得作为青少年应该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以宣传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毒品图片(各种毒品以及罂粟花等) 吸毒者图片、我国着名运动员图片 林则徐资料 青少年吸毒案例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毒品知识的资料 自制毒品宣传卡或宣传画

教学过程:

一、 认识毒品,了解危害

1教师出示图片:对比

⑴我国的优秀运动员:姚明、刘翔、王楠 提问:这几个人大家认识吗?所以说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估计学生:说出他们对几个运动员的了解)

⑵(吸食毒品人的图片)提问:通过看这些图片,与刚才的几位运动员相比,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什么?

估计学生回答:这些人非常瘦;这些人骨瘦如柴

2师追问: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吸毒造成的(因为课下已经让学生搜集了相关材料学生会自然的想到与课程相关的内容)

(意图:通过对吸食毒品人的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初步了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骨瘦如柴,弱不禁风,从学生的第一直观了解毒品)

3教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些人虽然没有姚明的强壮,刘翔的速度,王楠的敏捷,但是他们原来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但是由于社会上一些坏人为了赚取不法之财,引诱他们吸食了毒品,而这些人又没有自制力,对毒品产生了依赖性,使他们本来健壮的身体虚弱了,渐渐的形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4教师提问:那什么是毒品呢(板书)?大家对毒品有哪些了解呢?课下老师和同学们搜集了相关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

5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资料。

6学生汇报:教师播放相应的图片 (这些图片是学生和老师在一起搜集资料时在网上查找并保存好的,由老师进行整理并制成幻灯片)

7学生介绍自己在课下对自己身边的人对毒品的了解与调查

(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毒品知识的资料,使学生对毒品的种类,毒品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8教师小结:就是这些毒品,毁了很多幸福美满的家庭,也使许多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还有许多青少年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9教师叙述:其实毒品是经过加工形成的,在没有进行加工之前,它们也有着一副副美丽温柔的外表。

教师出示图片:罂粟花 古柯叶 大麻

估计学生反应:被罂粟花的美丽而惊叹

(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美丽的罂粟花以及果实,使学生能够明白这些毒品披着美丽的外衣,但是它的另一面却是罪恶的,能够让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自己身边的事物,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10教师小结:罂粟植物的外表虽然美丽,但是从罂粟果中提取的汁液,可以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罂粟是世界上毒品的重要来源,这一美丽的植物也因此被称为“恶之花”和“毒花”

过渡:大家知道吗,这些所谓的毒品最早是医生用治病救人的,它能够减轻病人的伤痛,毒品中的鸦片能养胃、镇痛、止咳、麻醉、解毒,可以说是为人们的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一些人却利用吸食毒品可以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产生从未有过的快感这一特点,把它作为自己的发财之路,这些人不顾他人的死活,大量制作各种毒品销售损害人们的肉体,还破坏人类的和平。(意图:使学生明白毒品并非是人们专门发明创造用于吸食的,而是一些人利用它们本身的优点从事罪恶的活动,它本身也有自己的善良的一面,只不过是被那些丧失良心唯利是图的违法分子所利用)大家知道在我国最早流行的毒品是什么吗?

二、 罪之源,毒品与抗争

1教师出示资料:最早在中国出现的毒品—鸦片资料

鸦片 :(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片烟”“阿芙蓉”等。鸦片系草本类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用刀割后流出的汁液,经风干后浓缩加工处理而成的褐色膏物。19世纪传入中国,毒害我国的人民,使当时很多家庭家破人亡。大量的白银流入侵略者的口袋。)

2师叙述:由于鸦片的泛滥,使当时的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可是就在这时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他是谁呢?

3出示林则徐画像并显示相应的资料(幻灯片)

(引导学生阅读人教版五年级社会第一课《林则徐虎门销烟》

4提问:通过看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法?

(意图: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使学生对我国民族的英雄壮举有深刻了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估计学生回答出:林则徐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中国人不是好欺辱的……

5教师小结:对,大家说的好,不仅仅林则徐为了自己的祖国发动了禁烟运动,现在我们的国家为了人民的健康也是在反击毒品上做出多的举措,公安部门和武警战士为了查处毒品有多人牺牲了,可是他们不怕,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牺牲会让很多人更健康,我们应该谢谢他们,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幸福。

6教师出示我国近年来禁毒的成就(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禁毒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 雏鹰行动,拒绝毒品

1教师出示青少年吸毒的案例提问:通过看这两则案例,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3教师出示小资料(演示文稿)

4教师小结: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小伙伴,为了我们的同龄人,现在老师想请我们几个小组共同想一想,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的小伙伴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5提出要求: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⑵你们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告诉同龄小伙伴告诉每一个人毒品的危害

⑶能不能设计出自己组的宣传口号和宣传画

(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毒品知识宣传卡,培养学生毒品宣传意识,使

更多的人认识毒品,了解毒品,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3学生组设计展示,进行板贴

四、 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小组都用自己的特有的方式设计了毒品宣传卡和口号,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快乐和幸福的生活是非常渴望的,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活泼可爱健康的,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板书),将会使我们更健康更快乐,也会使我们自己的学习路上迈开大步,用我们的知识报效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昌盛。

法制教育课: 课题名称: 刑法(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教学重点

掌握理解概念

教学难点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我们每个学生都要做到守法,但当我们的人身和财产遭到侵犯时或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2.过渡:今天我们就学习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二、学习刑法: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一)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正当防卫

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实施侵害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必须是为了保卫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合法权利。

(2)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基本条件)

(3)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时间条件)

(4)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的本人,才能正当防卫。(对象条件)

(5)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造成不应有危害的,称作防卫过当。对防卫过当者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

案例1

一天晚上,田华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青年黄某。黄某把刀逼向田华并让他交出钱和手表。田华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持刀紧随其后,慌乱害怕中,田华拿起墙角的一根木棒。向黄某挥去,黄某应声倒下。田华立即向派出所投案,后经查验,黄某已死亡。  

问题:田华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为什么?  

分析:田华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田华对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黄某采取防卫行为,将之打死,属于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指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法律所保护的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行为。紧急避险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避免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受到危害而采取的

(2)必须是在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3)必须是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

(4)避险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失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紧急避险案例

被告人郑某,男,48岁,某海轮船长。 1998年11月,郑的船由南美载货回国,途经公海时收到台风紧急预报,。由于船远离陆地,不可能进港;而在原地抛锚或者继续前行、返航均不能避免台风的袭击。郑为减轻船的负荷,以免船毁人亡,即命令船员将所载货物的10%(价值10余万元人民币)抛入大海。然后继续前行。10小时后,台风突然转向,该船未遭到台风袭击。

问题:郑某的行为是否紧急避险?原因是什么?

本题案例中,能否认定郑某的行为是紧急避险的关键,在于确定以下两点:

一是是否确实收到了台风紧急警报。这是郑某在当时情况下认定危险是否迫在眉睫的唯一依据。如果郑某确实收到了这样的警报,那么,他认定危险迫在眉睫并且采取措施就是有根据的。

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是否必须抛弃相当于总量的10%的货物才能确保船只的安全。这是认定郑某的行为是否适当的主要依据。

只要是郑某确实收到了台风紧急警报,并且从技术上来讲,在当时的情况下,郑某必须采取这样的措施才能确保船只安全,那么,郑某的行为就是合法的,属于紧急避险行为,不应当承担抛弃货物而造成损失的责任。

至于后来台风突然转向的情况,不在人力控制范围之内,因此不能成为判断郑某行为“不适当”的理由。

(三)刑罚

(四)追诉时限

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责任的有限期限,超过国家不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1.法定刑不满五年的,经过五年不再追究。(司法没立案的)

2.法定刑为五年以上不满10年的,过10年,不再追究。

3.法定刑在10年以上的直至20年以下的,经过15年。不。

4.法定刑为无期或死刑,过20年,不。

犯罪分子已被司法立案,潜逃的不在此列。时限从犯罪之日算起,连续犯罪的从最后一次犯罪结束起,,过效再追究的,必须高法审议。

我国犯罪共10类

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5.侵犯财产罪6.妨碍社会秩序7.妨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10.军人违反职责罪。

二、讨论交流

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对比条文分析。

三、课堂小结:

学到了什么?今后怎么做?

法制教育教案 依法治理,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环境的基本概念,懂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搞好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为他们规范自身的环境卫生行为奠定思想基础。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搞好环境卫生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搞好环境卫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过程:

一、提问:什么是环境?

师:环境就是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个主体来说的,围绕着某个主体的外部世界叫做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板书:

自然环境

阳光、大气、水源

社会环境

工厂、城市、农村

二、举例说明:

如:我们的学校,有房屋、道理、操场、成排的树木、美丽的花园,就是这些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环境。

三、小组讨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着环境。

四、学生交流

如:工厂生产产品的同时,也产生废水、废气、废渣,我们人呼吸时要消耗氧气,每天还会向环境中排放一些废弃物。

五、教师举例说明

①苏州河变化

几十年前鱼虾成群,自来水厂从苏州河中取水,而今不能饮用、臭黑难闻;

②上海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大气质量恶化有关。

六、环境影响人类

举例:

过量砍伐树木,减弱树林保护水土的能力,江河水流中泥沙的含量就会增多,带来灾难性后果。

六、教师小结:

我们污染了环境,环境就报复我们,我们保护了环境,环境就会造福于我们。

七、学生讨论

⑴环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讨论后得出

⑵两个原因

(a)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b)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环境污染。

⑶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板书:

空气浑浊、水质恶化、垃圾成灾

⑷看图交流讨论

⑸惊心动魄的数据:

a.上海:

40万辆助动车

3.7万辆出租汽车

10万辆各种汽车

大气污染超标10多倍

b.水质恶化,每年排放7000亿立方米污水。

上海黄浦江:每年黑臭天数在150天以上。

c.垃圾成灾:每年新增垃圾100亿吨。

八、师小结:

环境问题是个严峻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改变它。

现在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出示《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九、学习搞好环境的好处

学习两点好处:

1、有利于预防疾病、增强体质

事实证明:

①环境卫生好、发病率低

解放前,

人均寿命不到40岁而今,

人均寿命77.9岁多

②党和政府重视1949年,陈毅市长列为上海市政府工作七项中心工作之一--清洁运动

1997年,徐匡迪市长、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强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师: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清洁宜人的环境中,人们工作和学习易于集中思想,少出差错,效率提高,反之工作效率不高。可知:安静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多彩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好学上进,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他们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我保护有方法

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和生知法、懂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 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学会依法、用法。使学生能够做到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保护自己人,依法尽自己的义务。

3、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上能够保护、帮助未成人的机构、部门。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年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保护自己的义务,进一步增强法制的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对安全进行分析评判,并说出自己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准备:

1、 收集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

2、 组织学生开展对法制人员的采访活动,进一步了解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

3、 收集现实生活中具体而真实的案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天天地长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哪些保护呢?

2、 请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过渡: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离不开父母、家人、老师的保护,我们还离不开法律的保护。

二、分析案例

1、 出示案例:《法律帮他找回爱》,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

2、 请同学们设想: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小建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3、 分组交流:通过分析这个案例,我们有什么想说的。

4、 全班进行交流。

三、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1、 小组讨论:为了保护我们少年儿童,我国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签署了哪些国际条约。

2、 全班进行交流,教师进行补充、归纳。

3、 出示《儿童权利公约》,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

4、 全班交流:通过自学,自己对《儿童权利公约》有了哪些了解。

5、 讨论:我国除了制定了法律法规保护少年儿童,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部门保护、帮助未成年人,这些机构、部门有哪些?

6、 请同学做介绍,教师做补充。

四、课后延伸

请每位同学课后通过上网、查找书籍、采访法制人员等方式,了解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

第二课时

一、交流采访活动

1、 谈话:同学们,在课后收集资料的活动中,你们有所收获吗?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交流。

2、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 过渡:大家所交流的法律法规,就是保护我们的法律武器,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们,还要很好地运用它们。

二、展示辨析活动

1、 出示教材P49三幅图:

2、 请每四人小组选择一幅图进行讨论:遇到上面的情况,我们该怎样做。

3、 全班进行交流。

4、 教师出示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辨析。

5、 教师再创设新的生活情境,请学生进行辨析。

(1) 未经同意,就用同学的照片做广告。

(2) 厂家请同学参与产品推销的宣传活动。

6、 再请同学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大家进行辨析。

7、 小结:能过辨析活动,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好法律武器来保护我们少年儿童合法的权益。

三、课后延伸

请每位同学课扣调查了解: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需要用法律武器去解决的事。

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

认知: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要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课件

2、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3、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 (课件展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课件设计的录音)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课件(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4、出示课件:

(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四、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课件展示: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

师展示课件,生分组讨论: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法制安全教育教案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一, 班会目的

(一),通过必答和抢答题调动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的知识:

(二),通过小品演出检验学生对交通知识的运用:

(三),通过班主任寄语加强学生对安全的认识:

二, 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张雪勇,陈东晓)宣布班会开始:

(二),全体学生学习《中小学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中的交通安全常识,P34——P42

(三),知识竞赛:主持人提问,全班同学回答.分必答和抢答题两种情况,题目都从《中小学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中选出:

(四),小品表演《车祸之后》全班同学找出错误之处.由周欣欣,陈瑶,大陈杰,陈博表演:

(五),谈谈自己对交通安全的感受:

(六),学习并朗诵交通安全标语:

(七),班主任寄语:

(八),主持人宣布结束.

三, 班会效果反馈:

通过这次班会课,学生基本上对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有了体会,能结合小品找出一些错误的交通安全知识,并能讲出自己切身的体会.可以说,本次班会取得预期效果.当然,安全工作必须长抓不懈,将在以后的时间里反复强调.

平安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目的是以"安全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具体目标:

1 在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以及向老师,家长,等的调查和访问,搜集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2 学习并掌握简单常用的安全知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和社会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 本课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自护自救,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受或少受伤害,使自己健康成长.

活动方法:调查访问,亲自观察,小组讨论等.

课前准备:课前学生通过亲自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 搜集整理有关信息,为课上交流信息,评价问题做好准备,通过小品,投影,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 .

三、工具准备:

调查表,访问记录,交通标志牌,电话机,幻灯片等.

四、实施过程:

1 听歌曲〈祝你平安〉引出课题"祝你平安"("用投影)

2 各小组汇报调查,观察结果(分四个小组 依据小组的汇报结果教师总结,强调指出今天课的内容是交通事故的防范,用投影打出课题).

3 通过看两组数字,突出交通事故对人们造成的重大伤害,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然后看日常生活中的违规图片以及违规造成的严重后果.

4 各小组讨论:当你遇到交通事故时怎么办 找出解决的办法.教师总结补充.

5 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违规行为,今后怎样做

6 在生活中和他人那里获得经验,培养自护自救的能力,避免危险的发生.

五、具体实施过程:

1 听歌曲《祝你平安 》,打出幻灯片《祝你平安》.

2 每个人都希望平安.然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或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说说自己经历过,看到过或听说过哪些危险的事情

3 各组同学汇报调查结果: 调查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结果表明涉及最多的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打出投影强调今天课的主题"交通事故的防范").

4 听相声《新夜行记》根据相声中的情景分析交通安全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1)行人的因素(用投影看日常生活中的违章图片).

(2)司机的因素:分析〈新夜行迹〉中司机的错误认识,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的有关规定,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检查交通工具的状况,性能等.

5 想一想自己遇到危险怎样解决 看到别人遇到危险时怎样帮助

6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怎样做 外出时怎样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7 归纳总结:

①步行外出时要注意行走在人行道内,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须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天桥和地下通道的地方应走人行通道;在没划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马路时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斜穿,猛跑;在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在设有护栏或隔离墩的道路上不要横穿.

②骑车外出的同学,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在道路上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通过路口时要严守信号,停车不要越过停车线;不要绕过信号行驶;不要骑车逆行;不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骑车;不攀扶其他车辆;不在便道上骑车.在横穿4条以上机动车道或中途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要强行猛拐.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安全知识教育专栏

—— 安全教育讲座

同学们,你们正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你们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前途.因此,"保护希望,保护未来",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校园中的生活安全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老师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学校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城事故.

(一)如何安全用电

⒈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⒉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等)去接触,探测电源插座内部.

⒊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⒋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讨论:发现有人触电,你认为怎样才是正确的抢救方式 】

通过讨论,我们来总结一下发现有人触电我们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注意.

①要设法及时关掉电源;②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③年龄小的同学应呼喊成年人相助;④切忌,不要用手去直接接触触电的人.

(二)如何注意饮食卫生

日常生活中,饮食的卫生是最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了,饮食卫生做不好,就会传染疾病,提高发病率,危害自身的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⒈养成饭前洗手的良好习惯;

⒉瓜果生吃要洗净;

⒊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夏天不要吃过宿食物,特别要注意肉类食品的食用.

⒌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特别是凉拌菜等.这里,请同学们讨论,每人举出一,两个实例,说说哪些食品是不宜购买食用的.

二,户外活动安全

(一)课间活动应该注意什么

⒈走出教室,下楼梯不要拥挤,追逐,打闹,以免造成伤害;

⒉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⒊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操,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难度不大,危险系数不高的运动项目;

⒋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⒌不要扒扶栏杆.

(二)游泳时应该注意什么

⒈游泳前要有健康的身体;

⒉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旋涡,淤泥,乱石及较深的水塘不宜作为游泳场所;

⒊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急于跳水;

⒋下水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⒌游泳时一定要有家长或大人带领监护.

【讨论:发现有人溺水时你该怎么办 】

我们将同学们的讨论总结如下:

①应大声呼喊成年人前来相助;②要急中生智,用木棍,绳索或衣物让溺水者抓住;③几人可手拉手联合营救;④注意,不要贸然惊慌,盲目下水营救.

三,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意识是同学们应该随时铭记在心的.同学们要切实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立即拨打"122"急救电话.

(一)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⒈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⒉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

⒊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⒋穿越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⒌注意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或朋友呼唤时,更不可过于盲目的横穿.

(二)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⒈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都要灵敏.

⒉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⒊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简慢速度,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⒋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待绿灯亮时再继续前行.

⒌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相互追逐,打闹.

⒍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

四,消防安全

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造成巨大损失,消防安全十分重要.要求同学们首先诗预防火灾,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1.不玩火,不吸烟,杜绝火种.

2.爱护消防设施,以便及时使用.

3.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4.教室,宿舍内不能乱接电源,不能点蜡烛或油灯夜读.

【讨论:发生火灾你应该怎么办 】

答:1.一旦伙食蔓延要杜绝中小学生参加救火,同学们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要讲清火灾地点,是什么物品着火.

2.对轻微的火情可紧急灭火.如: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器;油类物质失火可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第5篇: 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

禁毒知识法制课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认识毒品,远离毒品,提高防范毒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 

⒈毒品知识;     

⒉毒品的危害;      

⒊面对吸毒人员,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从案例引出课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川的一家强制戒毒所。这家戒毒所,有一位姓王的女医生,她每天看见大量的戒毒人员因吸毒而痛不欲生。一贯好强的她对此表示怀疑:“难道毒瘾真不可抗拒吗?” 她决定要以身拭毒,要亲身“获得感受”,用自己的自信来征服毒品,她要写一篇震动世界的论文,以自己的“伟大”实验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她从戒毒人员那里获取了购买毒品的渠道,然后开始了她的“伟大安验”。王医生开始了她精心计划的第一步,开始吸了第一口毒,并在专用记录本上描述:“极难受,呕吐。”第二次,她接着记录:“开始有些舒适感。”第三次,她写道:“较适应。”如果这时她毅然止步,她仍然是一名令人尊敬的医生,但她没有。第四次,她又写道:“完全适应”。这时,她已认定自己是真正的海洛因征服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吸毒人员,她要将亲身实验告诉世人,她是毒魔的唯一征服者。她要像丢弃一双破鞋一样地丢弃毒品。然而当她象饿虎扑羊般地扑向海洛因时,一切就变得那么地可悲、可叹又可笑了。这时她后怕了,她开始挣扎了,然而越来越大的毒瘾,使她难以自拔,先失去了丈夫,然后把存款吸光,把家俱变卖,然后变得一贫如洗。没多久,她的身体开始变得丑陋:身体消瘦,头发开始脱落,身体表面所有可以注射的大小静脉处已看不见一处完好的肌肤。最后,在她“伟大的实验”只有1年零7个月的时候,割脉自杀了。此时,她才30岁。      

一个戒毒所的女医生掉进毒窟就不能自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千万别把生命当儿戏,千万别沾第一口!    

二、新课教学 

㈠毒品的危害     

⒈对人体的危害      

前面讲了王医生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个可悲、可叹又可笑的实验,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有名的斯金纳(Skinner)动物成瘾性实验。实验人员把一只猴子关在一只特制的铁笼里,铁笼里设置了一个铁棒,只要猴子碰动了铁棒,马上就会被打一针吗啡。开始,猴子似乎很气愤,因为挨了一针,很痛,便尽量躲避碰撞铁棒。可是一不小心,它还是碰撞了,自然又挨了一针。几天过后,猴子开始不气愤了。因为它觉得每次碰撞打针后,身体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于是,它开始有意识的碰撞铁棒。随着时间的推移,猴子又发现,以前碰一次铁棒可以获得的“快乐”,现在碰两次也得不到了。怎么办?聪明的猴子便更频繁更猛烈地碰撞铁棒。这时,实验人员又安上了另一个可以提供精美食物的装置。但猴子即使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也是宁可要吗啡不要食物。现在,实验人员又把吗啡撤去,换上输液的盐水。于是,猴子出现了以下症状:泪水、打哈欠、浑身发抖,焦躁不安,为了得到曾经有过的“快乐”,它竟绝望地一次次重复着枯燥的碰撞铁棒的动作,毫不气馁。最多的一天内,它竟连续不断地碰撞了两万多次,直到力竭而死。它对毒品的无限渴求,使实验人员惊骇不已。 

前面讲的王医生染上毒品后不能自拔,猴子染上毒品后也力竭而死,可见毒品对人体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全国因吸毒而死亡的达10余万人,我县因吸毒而死亡的已有很多人。 

⒉对家庭的危害 

吸毒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对家庭也是无情的伤害。它可以让百万富翁变得一贫如冼;它能把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老百姓有一句话完全可以说明吸毒对家庭的严重危害: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位老板怎样从百万富翁变得一无所有、倾家荡产。这位廖先生,他从跟人学做土方运输的生意开始,逐渐在上海的土方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此后,他又从土方、运输的领域逐步向贸易发展。到1996年,廖先生已经有几百万元的资产。2000年,站在人生巅峰上的廖老板结识了一位据说做“大生意”的陈“老板”。一次应邀拜访时,陈“老板”与他人正在吸食燃烧的白色粉末。廖老板下意识地想到这是“吸毒”!陈“老板”热情地劝他也尝一口,并说:“这是精品啊!我们赚了钱,最大的享受就是吸这个啦!不信你试试,吸了,你就会感到比神仙还快活!”就这样,禁不住诱惑的廖老板走出了最终导致他倾家荡产的第一步。从此以后,廖老板完全被毒品所控制。自以为财大气粗的他,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全部家产都吸光、败光,一家四口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最后竟然还要拿他女儿储蓄罐里的零钱去买毒品。2005年5月,廖老板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完成了从一个毒品受害者到害人者的转变,终因贩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身心憔悴的妻子带着一双儿女离开了他。他在狱中他在狱中大声疾呼:毒品乃万恶之源,任何好奇和幻想,都将让你走向毁灭。

一个拥有几百万资产的老板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为什么会变得一无所有?下面我们来做几道数学题。问题一:吸毒成瘾之后,每天至少需要100元以上的资金,按每日1OO元计算,一年的毒资是多少?(学生计算)结论:100×356=36500元。问题二:一年毒资才三万多元,为什么吸毒会让百万家产的老板倾家荡产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启发:前面讲的动物成瘾性实验。小结:吸毒会上瘾,需加大剂量。加大剂量,则需增加毒资。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普通的工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吸毒者的需要,即使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也只能维持一时,因为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结果只能是吸得一贫如洗、倾家荡产。   

⒊对社会的危害 

吸毒可以让百万家财散尽,社会上许多吸毒的人本来家庭就不富裕,要吸毒,又没钱,这时又会如何呢?(学生讨论)     结论:借、骗、偷、抢!据统计,有八成的吸毒人员有过盗窃、抢劫、抢夺、诈骗、贩毒、卖淫、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吸毒还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吸毒人员约占三分之二。 

⒋对民族的危害

毒品泛滥成灾,可以毁掉一个伟大的民族。19世纪鸦片侵入中国以后,使国人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国力大为减弱,被帝国主义称之为“东亚病夫”。毒品泛滥成灾,势必会造成当年林则徐所警示的“国库将无充饷之银,国中将无御敌之兵”的民族悲剧。有专家指出万恶毒为首”、“毒品猛于虎”,无数的事实可以说明毒品的危害。毒品的危害:危害生命、毁坏家庭、侵蚀社会、殃及民族。     

㈡认识毒品      

毒品如此厉害,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到底什么是毒品。     ⒈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⒉毒品的种类      

⑴鸦片:罂粟花——罂栗果——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⑵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⑶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⑷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⑸其它常见的毒品有: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三唑化、咖啡因、安钠咖等。 

㈢远离吸贩毒人员 

⒈青少年是怎样沾上毒品的?可以说,每一个染上毒瘾的青少年都是在无知中沾上第一口毒,贩毒分子为了发展毒品市场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他们惯用的手段有以下“六招”:毒招之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毒招之二:免费尝试。毒招之三:声称“吸毒能治病解忧”。毒招之四:利用你的好奇心。毒招之五:与你交“朋友”。毒招之六: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实际情况是,吸毒不仅损害面容和身体,还摧残人们的意志。     ⒉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以下特征:吸毒者都有些什么表现?(讨论)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位吸毒者的“光辉形象”。     大家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下这位“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的“粉哥”。“万骨瘦如柴、病入膏肓、无可救药、死路一条)(用李伯清的话说,叫搓衣板加晾衣杆的身材),在生活和卫生方面,他们变得无精打采。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在经济上,吸毒者一般都是入不敷出,整天四处骗钱,甚至偷抢,但又不见他有正常的支出。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如注射器、锡铂纸、吸管、烟斗等物)。

⒊发现毒贩或吸毒人员怎么办?(讨论)青少年发现毒贩、吸毒者后,首先要保护自己。不要打草惊蛇,要迅速远离毒贩、吸毒者。在到达安全地带后,可以通过老师、家长,也可以自己直接向公安部门和禁毒机构举报。 

㈣毒情现状 

⒈我国吸毒、贩毒情况:当前,我国毒品问题十分严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据国家禁毒部门提供的不完全数据,全国登记在册的吸贩毒人员114万人,目前,仍有70万人在吸毒,在这些吸贩毒人员中,青少年占了70%左右。全国共有2102个涉毒县(市、区),其中,吸毒人员在百人以下的有942个,百人至千人的有943个,千人以上的有217个。吸毒人员每年就要损耗39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人一年吸掉5.5万元人民币。

⒉我国禁毒方针:毒品的危害十分严重,我们国家采取了“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的方针,加大了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全世界都加大了禁毒力度,并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但要彻底禁绝毒品,必须从我做起,从小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     

⒊国家禁毒委提出的禁毒口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让我们一起来高呼:“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工作从小做起!

味成文秘网 www.weichengcloud.cn

Copyright © 2000-2024 . 味成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味成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20011519号-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