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味成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6篇(完整)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6篇(完整)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1-03 16:36:01 点击: 推荐访问: 全省 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 全省2021年总结表彰大会讲话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今年“五一”劳动节,是疫情总体平稳过后的第一个五天长假。在这春夏之交的黄金假期,不少游客纷纷走出家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6篇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篇1

  今年“五一”劳动节,是疫情总体平稳过后的第一个五天长假。在这春夏之交的黄金假期,不少游客纷纷走出家门,去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或是走亲访友,与家人朋友一起度过美好的温情时光。在都江堰市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里,这个五一假期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场面,各省、市重点产业项目人员坚守建设岗位、抢抓工期进度,为项目的如期竣工在做最后的冲刺。

  今日,在成都融创文旅城各工地现场,进入所有人员依然严格实施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喷洒消毒等疫情防控必要程序。融创茂、雪世界、水世界和各种游乐场所的建筑主体已完成建设,建筑外墙装饰和各种艺术造型图案已经呈现,各种导览标识标牌也在加紧安装施工当中。虽然是五一假期,各种工程车、物料车匆匆的来往穿梭,广场、路面、草坪、绿化等作业都正忙个不停。

  融创茂工程部部门总监赵发昌告诉记者:“由于全国疫情的影响,我们既定的竣工时间推后了近两个月,整个文旅城预计将在9月全面向游客开放。因此,五一假期我们所有作业面都没有停休,正在加紧各个点位的调试、收尾和测试等工作。在工程质量和游乐设施设备的精细度、安全性上,我们严格把关确保做到高质量完成融创文旅城的建设。”

  在融创水世界,记者看到智能感应水炮正在向火堆喷射水柱,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各种消防设备测试,准备迎接节后严格的消防验收。旁边的雪世界里,温度始终保持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高大的铲雪车轰隆隆地来回移动,为整个滑雪场雪面做最后的平整和压实,与滑雪场相连的冰雕馆里,冰雕设计师们穿着厚厚棉服认真打磨着各种冰雕造型,安检员也在对各个部位进行厚度和承重测试,确保开放后游客的游乐安全。

  文旅城嘉华酒店将是最早与游客见面的五星级酒店,目前正处于最后的内部软装阶段。酒店的营销和运维团队已经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在现场,酒店市场传讯总监蒋燕告诉记者:“根据装修进度,初步预计将在6月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届时嘉华酒店整体风格将向游客首次亮相,酒店群的其他酒店也在有序建设和筹备当中,届时将陆续开放。”

  随后,记者前往春山可望项目建设现场,位于石孟江边的青城山春山外精品汤屋度假酒店主体已竣工,正在实施内外精装修和总平施工。酒店内,装修工人正在实施室内游泳池、露天汤池施工和调整,据酒店管理相关负责人介绍:“酒店坐落于青城山脚下,远处的老君阁清晰可见,酒店最大特色就是游客泡着露天汤池,整个秀美青城山就能尽收眼底。按照现在的施工进度,酒店在这个夏天来临之际,就能对外接待游客。”

  另一边,位于青城山镇聚青路的万汇国际学府小学部拟于今年秋季开学,在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整个小学府精装修已接近完工,6月底将进行验收工作,二期工程初中部级高中部教学楼也将进入装修阶段。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发现,虽然是一边的教学楼的施工建设如火如荼,一边是校园内鲜花满园,绿树成荫,图书馆摆满了各种图书,书香四溢,不时还有家长前来咨询和参观。万汇国际学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疫情发生突然,打乱了我们原有的工程节奏,为了帮助我们能在9月如期开学,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和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青城山镇组建项目服务专班,随时随地、多方联络,及时为我们就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施工招工、原材料采供等问题提供帮助,五一期间,我们做足了准备,我们也有信心将耽误了的工期抢回来。”

  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复工前期成立了企业服务专班,及时解决了各产业项目的“堵点”和“难点”,保障了各项目工程正常运转,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各产业项目都没有停休,项目人员和工人们都放弃了休息时间,继续一手抓防控和安全,一手抓质量和工期,为项目的早日竣工投运奠定了基础。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篇2

  10月26日,市政府副市长李长治一行深入我县调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县领导宋庆林、王威参加相关活动。

  李长治一行实地查看了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飞纪念馆、《周易》发源地周易博物馆等景区内部规划建设、文物保护和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情况,详细询问了解了景区旅游收入、游客结构、宣传教育作用发挥等情况,并针对各景区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了改进要求。

  调研中,李长治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文化旅游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旅游”理念,坚持“一盘棋”思想,积极整合岳飞庙、羑里城、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合理的利益链接,将历史传承、文化交流、适度商业开发等各项功能相互融合,统筹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品牌。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依托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运用市场思维和市场化运作模式,突出重点,培育优点,形成亮点,全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不断丰富旅游产业,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要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加快完善旅游服务及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宣传推介,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篇3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文化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多种行业、产业的发展,既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着力点,又能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县周边市县的旅游业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比之下,我县旅游业起步晚,进展慢,自身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一、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县的文化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初见成效。近年来太谷县在旅游发展上走生态养生、乡村旅游之路,建起了乡村生态庄园,形成了多个较大规模的采摘园区,“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的乡村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尤其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农家采摘成为了省城及周边颇具吸引力的短途游项目。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实施力度小,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文化旅游基本上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县内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散,旅游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尚未建立,旅游产品较少。游客多是周末游、散客游、一日游。客流量少、时令性强、知名度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

  二、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

  太谷地处太岳山麓,晋中盆地东北部。省城太原正南30余公里处,东北与榆次畸邻,东南与榆社相连,西南与祁县交界,西北与清徐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发达,四通八达的公路已将太谷融入了太原半小时经济圈。

  (二)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

  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9摄氏度,无霜期176天,降雨量462.9毫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9500立方米。农业基础条件好。

  2、人文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是箕子的封地,孟母仉氏的故乡,太谷城距今已有1400年。明清时期更是以商业、金融业闻名全国,“商贾辐辏,甲于景阳”,“谈三晋富庶之区者,无不于谷首屈一指”。是晋商文明的发源地,素有“金太谷”“旱码头”“中国华尔街”之称。

  (2)非物质文化资源。太谷是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现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分别为祁太秧歌(太谷秧歌)、龟龄集;省级保护项目4个,分别为定坤丹、太谷饼、形意拳和绞活龙。

  (3)红色文化资源。我县近代对敌斗争历史内容丰富,光辉灿烂。抗战历史、革命遗址等一大批史料可作为开发红色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与我县毗邻的祁县在旅游资源方面远不如我县,但起步早,发展快,收效颇丰。据报道,祁县今年1-7月份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52.80万人次,实现收入9018.96万元。我县与相邻县在旅游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近年来,我县虽然已制订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推进实施动力不足,各级领导干部中缺乏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主导产业的共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文化旅游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大旅游、大格局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二)宣传不够,影响有限

  虽然我们在宣传促销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和打造旅游的力度相比依然不成正比,整体宣传为主、重点宣传不足,景点上的宣传还是以景点自发为主,可以说是零打碎敲、小打小闹的宣传促销,难以形成宣传促销———人气拉动———景点提升这样的良性循环格局。

  (三)投资机制未建立

  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作保障。仅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自主开发力量有限。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目前我县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备,财政投入较少,吸引社会资本和域外资本的力度较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旅游发机制尚未形成。

  (四)旅游产业要素配套不完善

  我县的旅游餐饮颇具特色,但规模较小,宣传少,得不到广泛的推广。旅游住宿方面,高端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未形成规模,景区内商住饭店、宾馆设施陈旧,分布不均,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交通条件较好,但景区之间连通性较弱,旅游交通设施有待完善。旅游景区景点无亮点,特色不明显。文化娱乐资源众多但缺乏整合和开发规模和品位都有待提高。县内旅行社数目少规模小接待能力弱缺乏特色旅游产品及线路。

  (五)多而不精,缺乏龙头

  乡村旅游星星点点不少,但大多处于起步规范阶段,真正像先进地区那样的龙头优势还没有形成。旅游行业是人气产业,有“名”才能做大做强,良性循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乡村游景点。

  四、为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我县应增强文化自觉,把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强化宣传教育入手,重点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针对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现实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以一业带百业对于实现“强实力、上台阶、进前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确立“文化旅游兴县”的发展新理念,建立完善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建立太谷县发展文化旅游业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具体负责。

  (二)多元投入,统筹开发

  建议县政府制订促进文化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优化招商环境,鼓励和吸引域外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兴办文化旅游项目。注重引进大集团、大公司等旅游战略投资者,深化合作,整体推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开发工作格局。必须坚决按照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行分步实施,有序开发高品位建设。严禁走入各自为战、低品位、滥开发的误区,坚决杜绝借文化旅游开发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或其他违规行为。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地区之间旅游体验的差异性。发展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必须突出太谷特色,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知名品牌。形成合理科学的旅游线路串珠成链整体推介,加强与各大旅行社对接协作,开展“谷色古香、美丽太谷”生态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对“品养生酒、打高尔夫、逛名品店、住生态园”的高端游和“游三多堂、尝太谷饼、登凤凰山、吃农家饭”的大众游两条线路进行包装、推介,整体提升“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四季游档次。构建生态休闲、文化休闲为主体的产品体系。对现有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突出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使我县人文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文化旅游建设方面突出独特性、体现互补性、凸显前瞻性、与周边地区一体发展无缝对接,打造出“新、奇、特”的文化旅游新亮点。

  (四)健全机制,强化保障

  立足于大运作、大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优化软环境,构建有利于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宣传咨询机制。建议聘请国内外关于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专家,成立文化旅游咨询服务委员会,为太谷文化旅游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咨询,提高决策和发展的科学性。大力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对我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整体包装,精心设计,树立太谷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借助外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建议由政府先期划拨一定资金作为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建立健全文化旅游法规体系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制定政策措施和行业规范,在旅游执法、旅游安全、规范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建章立制,强化保障,促进我县以坚实的步伐向设施完备、特色鲜明、产业繁荣、极具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强县迈进。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篇4

  2月20日,宝兴县召开2021年文化旅游专题会议,传达省、市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指示精神,总结2020年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县委书记冯俊涛,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显泽,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姚伟东,副县长何少建,县政协副主席苟宏及相关乡镇、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我县持续深入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丰富文化旅游发展业态,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有效拉动了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冯俊涛强调:要按照“1136”发展思路,围绕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目标,打响大熊猫、夹金山两大品牌,完善大熊猫溯源之旅、红色文化研学之旅、生态文化体验之旅三条旅游精品线路,提升熊猫古城、灵关石城、蜂桶寨邓池沟、硗碛藏寨·神木垒、东拉山、空石林六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着力做精做细文旅产业,结合“互联网+旅游”发展措施,完善票务系统、景区导览系统等相关软硬件设施设备,对景区部分基础设施完成信息化升级,建立新消费、推动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全面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同时,要充分挖掘展示特色硗碛藏族文化、穆坪土司文化、汉白玉文化等,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加大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的运用力度。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篇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保护好历史遗存、传承好城市文脉是城市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作为成都市统筹布局建设的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的产业功能区,承担着保护好历史遗存、传承好城市文脉的历史使命,是成都加快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名城,为城市塑造品牌优势和永续动能的重要支撑。

  功能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19年2月,都江堰市委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委产业功能区建设决策部署,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出发,筹建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功能区归属成都文旅(运动)和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规划面积254.9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面积6.5平方公里。功能区范围内拥有国家级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和青城山—都江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功能区发展定位为建设知名的天府青城国际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方向为文化旅游、康养旅游,融合发展会展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以都江堰和青城山景区组团的文化旅游消费圈、以都江堰市城市西区组团的主题公园旅游消费圈、以青城山镇独立成市组团的康养旅游消费圈,分别塑造“拜水问道圣地”、“主题乐园之都”和“青城养生天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成都“西控”战略的实施,为都江堰市“两个率先”及功能区发展“控住了”大生态和大环境,都江堰市全域旅游及成都市架构的文旅(运动)产业生态圈发展赖以依存的大环境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优化与提质,区域竞合旅游发展呈现新态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成都“西控”战略的实施,为都江堰市“两个率先”及功能区“提升了”格局和站位,都江堰市作为成都市域内将旅游作为唯一主导产业的城市,在成都功能布局中独有一份,优势更加明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成都“西控”战略的实施,为都江堰市“两个率先”及功能区发展“确立了”产业优势和发展地位,功能区成为文旅(运动)产业生态圈中,尤其在“西控”区域中首位发展、领先示范的可能性、可行性优势十分明显。

  功能区组建以来,定位在文旅(运动)和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瞄准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康养度假目的地和世界旅游名城核心支撑极,紧扣“一年起势、三年蓄势、五年呈势”倒排工作,强力推进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成效突出,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评为2019年度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先进集体。

  一是管理运行务实高效。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标准,将产业功能区建设标准上升到行业最高标准,实现了功能区、度假区、风景名胜区建设有机统一。遵循梯次开发思路,优先推动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主的核心起步区和以旅游交通枢纽为主的青城山镇“独立成市”起步区建设,打破了产业发展物理边界和行政壁垒,实现了全域化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的发展格局。

  二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功能区成立以来,引进27个总投资831亿元项目。成都融创文旅城、都江堰万汇学校(一期)等20个项目建成投运,青城溪村、绿地无舍青城等16个项目加快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亿元。盘活梦享春山可望等3个涉及1900余亩的僵尸项目。

  三是配套体系更加完善。成灌快铁实现公交化运营,全面启动建设青城山旅游交通枢纽、M-TR旅游客运专线、都江堰至四姑娘山旅游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18万平方米专业楼宇。率先推出功能区VI视觉形象系统,搭建“1+9”品牌营销推广体系,“一站式”智慧旅游平台“倾城旅游”上线运营。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落实绿地熙康、云医院等8个创新转化项目,建成东软学院共享图书馆和双创孵化基地,成功孵化其道名扬原创动画电影公司。

  五是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开展企业“吹哨”,功能区“报到”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落实“全程代办”机制,确定12名“项目服务管家”和5名“全程代办专员”。举办“亲商沙龙”、“企业茶叙时”等活动7次,主副牵头银行共协调解决贷款7.93亿元。

  奋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下一步,都江堰市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护好历史遗存、传承好城市文脉,奋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好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

  优化提升运行机制,切实增强功能区建设合力。进一步加强功能区党的建设,深入探索实践“三区合一、区域一体化”管理体制,通过健全逆向考核机制,优化目标绩效考核,强化工作督查督办,将产业功能区、市级部门、镇街、相关国有公司责任实质捆绑,实现总体规划、产业招商指导目录、园区设计规划导则、产业引导政务政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五位一体”管理,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合力和效率显著增强。

  开展项目招引攻坚,全力推进功能区产业集聚。坚持“绿色化、生态化、精品化”的发展战略,用国际化理念和全球性视野,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充分利用都江堰市优势资源,不断加强文化内涵建设,立足世界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李冰文化、熊猫文化、道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通过文化创意将其与旅游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品牌效应,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参与性强体验性高的特色文创和康养等旅游产业化大型项目,筑强功能区产业链条。

  强化基础配套建设,有效筑牢功能区发展承载。更加突出核心起步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规划建设,高标准规划好功能区基础设施的总体布局,加快完善功能区内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分步实施,逐步形成功能齐备、保障有力的基础配套服务网络。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线路,构筑处处有风景、时时见风景的旅游线路,形成便捷高效的“快进”连接通道和旅游体验的“慢游”景观道路。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全面彰显功能区对外形象。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和流量优势,不断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对功能区发展进行整体策划和文化包装,把都江堰市特色文化元素渗透进去,做好特色品牌等个性化营销,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大力开展智慧营销,充分发挥旅游大数据中心的积极作用,深入分析市场和游客需求变化,以及游客消费行为和价值取向,准确判定市场吸引力和产品吸引力,提升对目标客源市场的转化成功率,增强功能区对外影响力和感召力。

关于省文化旅游部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人建设方案篇6

  11月8日,一场由都江堰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都江堰市网络文化协会承办的“新媒体助力文创旅游产业发展沙龙”,在青城山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展示中心举行。

  在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工作人员带领下都江堰本地知名的新媒体等主要负责人一行参观了展示中心,对功能区建设背景、发展规划等逐一进行了讲解。

  据悉,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是根据都江堰市在成都市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和接续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重大要求背景下而组建成立的。

  其核心区面积为31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约58平方公里。东至江安河和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南至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西至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北至李冰文化湿地公园。

  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属于成都市“16+1”重点产业生态圈中的文化创意和旅游运动产业生态圈,紧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风景区及青城山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承担世界旅游目的支撑功能。建成后将围绕李冰文化、道文化、熊猫文化资源和丰富自然与遗产资源,聚力发展主题游乐、主题运动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康养度假、医疗健康为主的康养旅游产业。其范围内的核心区-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于2019年5月成功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为区域发展高品质的康养产业和度假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建成后将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康养度假体验。

  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是四川省第二个、成都市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都江堰市西南部,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主题,集康养、运动、娱乐、休闲、商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复合型旅游度假区。拥有李冰文化、道文化和熊猫文化三大世界级IP。

  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由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进行统一管理,并依托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世界三遗旅游资源和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娱乐基础,通过康养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丰富区域旅游产品,升级旅游消费,从而实现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与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的景城联动,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的功能融合,助力都江堰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形成。

  目前在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内,入驻了北有融创,南有绿地、春山可望等这些重点项目合作企业

  在融创、绿地等这些项目内同时也设置了功能区的展示中心,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咱们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的规划与发展。

  随后,大家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在媒体宣传上如何与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加强相互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新兴的旅游产业功能区等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功能区主要负责人也对网友关心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了解答,并表示目前已形成奋战200天的目标,配合成都融创文旅城在2020年5月30前建成开业,加快完成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内的滨江新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紧锣密鼓的推进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青城大桥等项目建设。

味成文秘网 www.weichengcloud.cn

Copyright © 2000-2024 . 味成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味成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20011519号-6

Top